>> 參政議政
更多>>>> 新聞動態
- 06-30市委第一巡察組向市僑聯黨組反饋巡…
- 07-162025年“親情中華·中國尋根之旅”…
- 07-092025年“親情中華·中國尋根之旅”…
- 07-03益陽市僑聯組織召開2025年上半年全…
- 06-30暖僑心 訪僑企 促發展:益陽市僑聯…
- 06-28益陽市僑聯開展基層組織建設調研活…
- 04-29益陽市僑聯召開四屆二次全委會議暨…
- 04-16“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實十周…
關于加強我縣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幾點建議
(2019年12月政協南縣九屆四次會議提案)
為了構建我縣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豐富全縣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逐年完善的原則,在全省范圍內率先開展了農村文化“五個一”建設工程,并于2016年按省政府要求對全縣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進行了“七個一”升級改造,使我縣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獲得了迅速的發展。
目前,我縣擁有全國一級文化館1個、全國三級圖書館1個、段德昌生平事跡陳列館1個、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館1個、上等級的鄉鎮綜合文化站11個(其中一級站2個、二級站2個、三級站7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32個、農家書屋132家(每個農家書屋藏書量在2000冊以上),先后被評為“國家文化先進縣”、“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2011年,“南縣地花鼓”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7年,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館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涂家臺遺址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我縣順利通過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驗收,以優異的成績進入湖南省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達標縣行列。
雖然我縣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調查發現還存在著以下問題:
一、文化事業經費投入不足。對照省文化和旅游廳下發的《湖南省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文件精神,我縣文化事業經費投入尚有如下不足:一是縣圖書館年購書經費不足,按文件要求我縣每年需投入30萬元購買新書文獻,目前,縣圖書館年購書經費為14萬元,還存在16萬元的缺口。二是免費開放經費中的地方配套資金未落實。按文件要求,縣文化館、縣圖書館免費開放經費每年每館標準為20萬元,其中中央、省級財政配套的17萬元已到位,縣級財政需配套的3萬元未到位;鄉鎮文體衛站免費開放經費每年每站不少于5萬元,目前,中央、省級財政下撥給每個鄉鎮的免費開放經費4.5萬元已全部到位,縣級財政每年還需配套經費5000元。三是經縣政府常務會議紀要明確界定的縣文化館、縣圖書館流動服務經費,段德昌生平業績陳列館免費開放經費每年共20萬元還未納入縣級財政預算。
二、縣圖書館館舍面積不足。我縣圖書館館舍建于1979年,距今已有40年的歷史,由于年代久遠,面積和設施等已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2017年,在第六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中,縣圖書館因面積不達標(目前館舍面積1700平方米),由二級館降為三級館(二級館要求達到4500平方米)。2018年,省委意識形態巡視將縣圖書館降級列入整改問題之一,責令限期整改。
三、鄉鎮文體衛站建設存短板。按照上級文件要求,鄉鎮文體衛站需有建筑面積300平方米以上的獨立站舍、5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活動廣場。我縣12個鄉鎮均設置有鄉鎮文體衛站,但只有11個鄉鎮文體衛站建有獨立站舍和文化活動廣場,唯一沒有獨立站舍的就是廠窖鎮文體衛站,這一建設短板亟待解決。
四、基層文化隊伍人才缺乏。目前,我縣基層文化隊伍人才缺乏,尤其是鄉、村兩級文化隊伍人才缺乏。鄉鎮文體衛站文化專干大多是“七站八所”的轉崗人員,部分年齡偏大,文化業務不熟,服務意識不強,存在混日子的現象;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缺乏文化管理員,村級文化活動無人組織和管理。基層文化隊伍人才缺乏導致上級主管部門的政令無人落實或落實不力,阻礙了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最后一公里”的建設。
為了提升我縣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水平,提高我縣現代公共文化服務質量,特建議如下:
一、加大文化事業經費投入。一是每年增加財政撥款16萬元用于圖書館文獻圖書的購入,以滿足我縣人民群眾閱讀的需要。二是縣級財政每年配套縣圖書館免費開放經費3萬元、縣文化館免費開放經費3萬元,共6萬元,使其達到國家免費開放的標準。三是縣級財政每年配套每個鄉鎮文體衛站免費開放經費5000元(全縣12個鄉鎮每年共需6萬元)。四是把縣政府常務會議紀要明確界定的縣文化館、縣圖書館流動服務經費,段德昌生平業績陳列館免費開放經費每年20萬元納入縣級財政預算。使其更好的發揮文化服務窗口的作用。
二、解決縣圖書館過渡用房。按照立足當前,兼顧長遠的原則,建議通過調劑或置換現有的國有資產,滿足縣圖書館3000平方米的館舍面積(加上已建成的分館總面積可達4500平方米),并在新建的全民健身服務中心規劃文化設施建設用地。
三、補齊鄉鎮文體衛站建設短板。當務之急就是把廠窖鎮文體衛站的獨立站舍和文化活動廣場建設起來。目前,廠窖鎮在爭取項目資金新建綜合文化服務大樓之前,已將原鎮衛生院二樓劃歸文體衛站作過渡用房,鎮政府應抓緊時間把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設備早日到位。
四、加強基層文化隊伍建設。建議縣人社部門按照“一退一補”的原則補充鄉鎮文體衛站人員,在“三支一扶”對象中調劑部分人員到鄉鎮文體衛站,縣委黨校等單位將鄉鎮文化專(兼)職人員的業務培訓納入教學日程,逐步充實鄉鎮公共文化服務隊伍,提高鄉鎮文體衛站人員的業務水平。全縣132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按照體系建設要求,必須設立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崗位,配置一名由公共財政補貼的工作人員,根據我縣實際,建議由村級便民服務員兼任村級文化輔導員和農家書屋管理員,打通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
提案人:祝治國 政協宣傳組 13508405656
趙 暢 政協宣傳組 13707375776
歐 健 政協宣傳組 13087274656
本文網址:http://www.0731ky.cn/Political-participation/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