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政議政
更多>>>> 新聞動態
- 06-30市委第一巡察組向市僑聯黨組反饋巡…
- 07-162025年“親情中華·中國尋根之旅”…
- 07-092025年“親情中華·中國尋根之旅”…
- 07-03益陽市僑聯組織召開2025年上半年全…
- 06-30暖僑心 訪僑企 促發展:益陽市僑聯…
- 06-28益陽市僑聯開展基層組織建設調研活…
- 04-29益陽市僑聯召開四屆二次全委會議暨…
- 04-16“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實十周…
關于加強老年人保健產品銷售市場監管的建議
據國家衛健委預測,到202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2.55億。老年人口日益增多的現狀和老年人對長壽健康的向往使保健品有了巨大的市場需求。不法經營者則借此商機,虛假推銷保健品,誘騙老年人購買。為切實保護老年人生命財產安全,老年人保健品銷售市場監管工作應引起高度重視。
一、市場現狀
相關職能部門在老年人保健品市場監管工作上取得了較好成效。今年以來,我縣市監、公安等部門聯合各鄉鎮,針對老年人保健產品市場的有關問題開展整治,共檢查保健產品經營企業141家,下達責令整改通知16份,整改到位16家,規范引導辦證7個;對縣電視臺、電商平臺等網絡媒體上的虛假廣告宣傳進行全面清理整頓;嚴厲打擊非法直銷和會議營銷,共取締非法會議營銷9家,立案查處1家,在一定范圍內形成了震懾效果。
二、存在的問題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老年人保健品市場還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宣傳教育缺失,老年人防騙意識不強。一是隨著我國社會保障水平的提高,老人的經濟自給能力不斷增強,自主尋醫問藥保健康的不在少數。而老年人身體機能和社會認知能力降低,容易受騙。二是社會宣傳教育力度不夠,目前相關職能部門還沒有對老年人保健品知識開展專題宣傳,老年人對保健知識和保健產品知之甚少,甚至一片空白。不法商家利用這一點,大打溫情牌,夸大保健品成效,連哄帶騙,使老年人陷入消費陷阱。
(二)經銷商手段多樣,市場監管措施乏力。一是銷售宣傳“多樣化”。有的以免費送雞蛋、送鍋盆、送藥品為噱頭,引誘老年人去聽“專家”講課,然后打著免費體檢的旗號查出“一堆毛病”,借機推銷保健產品;有的銷售員天天給老年人打電話噓寒問暖,給老年人跑腿辦事,老年人受不了軟磨硬泡,只得掏錢買產品;有的老年人身患重病卻不進醫院就醫,迷信保健產品,最后給身體帶來無法逆轉的傷害。二是銷售方式“游擊化”。有的營銷點選址居民小區或者背街小巷,臨時租用場地做體驗治療,老年人一旦購買后,往往人去樓空,找不到銷售單位;有的以去農家樂游玩、聽保健課為由把老年人集中在一起,鼓動老年人買保健產品,獲利后便“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逃避監管;有的將銷售點延伸到村組,將空巢老年人聚集起來進行誘導式消費,謀取暴利。三是銷售產品“多元化”。有的利用老年人對健康的渴望,將保健治病的概念包裝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能治頸椎病的枕頭、能安神的床墊、包治百病的飲水壺等等,甚至在路邊隨便擺個地攤,售賣各類不知名的草藥,宣稱各種奇特療效,吸引群眾購買。例如:在縣城某小區內查處的以免費體驗為名,實則欺騙老年人購買“創意美電位儀”和“祥之葳電位儀”非法營銷案,就是對老年人“洗腦”的案例,打親情牌、虛假宣傳、夸大功效,誘騙老年人上當,虛假銷售達100多萬元,社會影響惡劣。千變萬化的市場經銷行為給相關職能部門打擊處理增加了難度,市場監管還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
(三)執法環境復雜,部門聯動有待加強。一是執法不被理解。執法過程中,常有受騙老年人不理解、不配合的情況,在現場詢問時否認上當受騙、否認經營者有欺詐行為。二是違法行為取證難。銷售商以免費體驗等表面合法的手段掩蓋其非法牟利的實事,而且銷售宣傳謹慎,往往在現場不能發現實際產品和虛假宣傳的影像或資料,致使執法人員無法取證,難以立案,出現投訴多,立案少的情況。三是部門聯動不夠。一方面部門之間信息沒有實現有效共享,資源整合有待加強;另一方面各職能部門在履職過程中,各自為戰,未形成合力。
三、相關建議
(一)加大宣傳教育和輿情管控力度。一是提升老年人的防騙意識。縣內各類媒體以及老科協、工會、共青團、婦聯、學校、企業和居(村)委會等,要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微信、電子顯示屏等媒介,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知識講座和老年人保健品知識宣傳,防止老年人受騙上當,掉入消費陷阱。二是關注老年人健康需求。要進一步完善社區服務中心功能建設,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健康檢查;開展社區服務活動,讓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人獲得精神寄托,防止老年人因感情空虛而被不法經銷商利用。三是要加強網絡信息管控力度。通過技術手段,全網偵測我縣境內保健產品相關信息,對疑似虛假宣傳或假冒偽劣情況,應及時核實查處。對造成惡劣社會影響,情節嚴重的需移交司法機關查處。
(二)完善保健品市場監管體系建設。一是鼓勵群眾投訴舉報。采取激勵措施,鼓勵群眾對保健產品欺詐和虛假宣傳行為進行投訴舉報,主動提供線索。發動受騙老年人主動參與投訴舉報。相關職能部門積極采取有關措施予以處置或打擊。二是完善監督檢查和信息公開機制。重點加大對賓館、酒店、農家樂、休閑娛樂會所及農村聚集點等場所的監督檢查;對實體門店以及通過網絡、會議、電視購物、電話營銷等方式銷售的保健產品開展監督抽檢,發現不合格產品及時依法處置。及時公開整治信息,依法曝光典型違法行為和查處結果,建立“黑名單”機制,并共享到國家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實行聯合懲戒;加強市監系統內部橫向交流,與兄弟縣市區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深度防范和降低流動作案機會。三是健全聯動機制推動社會共治。加強食安委成員單位的協作配合,整合執法資源,形成執法合力,深挖欺詐和虛假宣傳“窩點”。充分發揮食品、保健產品行業協會作用,健全行業自律機制,引導會員單位守法經營;相關執法部門可聯合鄉鎮、社區、居(村)委會、各小區業主委員會、會展場館、藥店等,開展全覆蓋摸底排查。
(三)加強監管隊伍建設和工作保障。要加強市場監管隊伍建設。特別是加強理論法規培訓,深化案例分析,規范執法行為,以此提升監管隊伍綜合素質。同時,要加強經費保障和必要裝備儀器配備。通過加強隊伍建設和基礎保障,為老年人保健產品銷售市場監管提供有力支撐。 (南縣僑聯 馮竹)
本文網址:http://www.0731ky.cn/Political-participation/388.html